生物安全专业委员会学术会议暨国家继续教育培训班顺利召开

浏览次数: 934 发布时间: 2020-12-11 15:01:57

2020年109-13日,由上海市实验动物学会生物安全专业委员会、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中国实验动物学会动物实验生物安全委员会联合主办的动物模型与生物安全研讨会暨国家继续教育培训班在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顺利召开。上海市实验动物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吴宝金教授莅临大会并在开幕式上致辞。



本次会议针对实验动物模型研究及其在传染病中的应用,以及新发及重要传染病的临床诊断、救治和科学研究的生物安全需求,面向各单位动物实验人员、实验室检验检测人员、生物安全实验管理人员、设施设备维护人员等,开展动物实验及生物安全相关法律法规、管理和防控的理论研究和技术进展等方面的培训。其中动物实验生物安全是本次讨论的重点之一。来自全国的300多位动物设施、动物模型与生物安全等领域的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会议采用线上和线下方式同步进行。

中国医科院实验动物所秦川教授的讲座阐明了作为实验室里培育的特殊“病人”的实验动物模型在人类疾病研究和防控技术开发中发挥关键性的作用。2020年新冠病毒疫情席卷全球,全世界科学家都在积极开展病毒的治病机制、有效药物筛选和疫苗研制等方面研究。以秦川教授为代表的中国科学家通过比较医学创新,构建了国际首个新冠动物模型,科学证实了病原体和入侵受体,解释了免疫和病理学规律,进行了病毒经多种途径传播能力的研究,突破了疫苗、药物从实验室向临床转化的关键技术瓶颈,为疫情控制、消除公众恐慌和回复经济秩序提供了科学依据。目前我国新冠疫苗研发数量、研发进度位居世界前列,25个进入到临床或临床前阶段;其中11个进入临床试验,占全球31%;进入Phase III的,我国有4个,占全球44%。实验动物模型在其中立下了汗马功劳。



作为国际病毒进入抑制剂领域、抗体及疫苗研究的顶尖学者,复旦大学姜世勃教授介绍了当前广谱抗冠疫苗和药物的研发最新进展。我国著名传染病学家、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卢洪洲教授的讲座从新冠病毒疫情出发,剖析了传染病公共卫生安全对城市、国家和国际社会的重要意义。中国实验动物学会动物实验生物安全专业委员会主委、复旦大学瞿涤教授着重分析了新发未知病原体研究中的生物安全问题。中科院巴斯德所孟广勋教授介绍了动物模型在炎症小体通路及相关疾病中的重要作用。上海市实验动物学会生物安全专业委员会主委、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实验动物部周晓辉研究员对动物实验操作中的生物安全风险进行了深入分析。此外,上海市第九人民医院邢凤英博士、法国ACTINI集团张超博士 分别对实验动物设施管理和生物废水灭活等方面展开了讨论。

 



此次会议的召开,与会人员对实验动物在包括新发突发传染病在内的人类重要疾病中的关键角色形成了共识;会议培训内容也提升了各相关单位在实验动物模型研究及动物实验相关的生物安全防护技术水平的认识,对于促进上海全球科创中心建设乃至生物医药领域创新服务有一定意义。


发布

需登录后才可评论

请选择登录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