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6日,上海市实验动物学会2024年度学术年会在浦东新区裕景大饭店成功召开。上海市实验动物学会个人会员、团体会员代表、专家学者和各相关展商等370余人参加了本次会议。
学术年会首先由李垚秘书长主持。上海实验动物研究中心范春主任莅临指导并致辞,感谢学会在2024年度为上海市实验动物行业发展做出的贡献,同时希望在新的一年里,上海实验动物研究中心能和学会一道努力,促进上海实验动物科学更快发展。
学会理事长吴宝金研究员向大会全面汇报了2024年度的学会工作,包括学会组织架构和管理、会员发展和审批、学术活动开展、第十七届华东会议筹备、学会杂志办刊成效、年度财务收支、2025年度计划等情况。
本次年会表彰了2024年度学会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上海实验动物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美迪西普亚医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上海药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必凯科翼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8家单位荣获先进集体。丁玉强、孙强、周晓辉、魏晓锋、吴薇、刘建中、张俊彦、程志奔、卢今、陈国元等10名同志荣获先进个人。范春主任、吴宝金理事长、张周监事长和学会顾问周光兴教授、徐平研究员共同为获奖者颁奖。
本次大会共有3个特邀报告,由谢淑武副理事长主持。香港大学比较医学中心总监Dr. Dewi Rowlands分享了《AAALAC International Accreditation - HKU’s Experience》。香港大学比较医学中心动物设施的实验动物多样,是目前香港地区最大同时也是唯一通过AAALAC国际认可的机构。Dr. Dewi Rowlands的报告详细介绍了该设施按照AAALAC认可要求,在IACUC设置和职责、设施运行和管理、职业健康安全、动物福利、兽医护理、教育培训、对科研的帮助和提升等方面得到的经验和深刻体会。
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沈义栋研究员的报告题为《线虫组织间microRNA介导的衰老信号》。沈义栋研究员向大家介绍了其团队利用线虫这一独特的模式生物在衰老领域的多年研究成果和进展,发现了线虫体内由miRNA构成的复杂衰老信号网络,阐明miRNA作为内分泌因子在衰老中调控不同组织自噬的机制,发现营养条件调控衰老的关键时序开关,同时揭示了衰老损害感知能力的重要原因。
香港大学比较医学中心助理总监Connie Leung(梁彥虹)博士则分享了《Achieving Excellence in Laboratory Animal Welfare : Strategies and Insights》。梁博士聚焦于实验动物福利,结合香港大学比较医学中心动物设施的实践,包括从3R原则提升到5R原则、动物疼痛识别和管理、手术麻醉和镇痛、环境丰富措施、实验人员和动物互动、加强相关培训等诸多方面提供了详尽的自身策略与洞见。参会者现场和特邀报告嘉宾进行了多次互动交流。
学术年会的下半场为青年学者论坛,由刘吉宏副理事长和闫明霞副理事长主持。共有8名青年研究人员现场进行了分享,其中刘春业报告《Niche inflammatory signals control periodical mammary regeneration and protect stem cells from cytotoxic stress》、李峰报告《苦味受体在感染性疾病中的作用研究》、吴薇报告《果蝇基因编辑进展》、郭洋报告《模式动物模型在肿瘤免疫中的应用研究》、张俊彦报告《如何应用ARRIVE指南指导动物实验设计及结果报告》、朱强儒报告《大动物微创外科实验室的规划和配置要点》、金苗苗报告《模式动物屏障设施病原微生物的防控》以及韩冰舟报告《实验小鼠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这些报告内容充实丰富,涉及干细胞发育和免疫、感染疾病作用机制、动物模型构建方法、动物手术器械发展、动物病原微生物控制、动物实验结果报告规范等诸多方面内容,切实代表和反映了上海实验动物领域青年学者当前的整体研究水平,现场听众获益颇多。
学术报告结束后,学会理事长吴宝金研究员对大会进行了总结,对大会报告逐一进行了点评,感谢报告专家的精彩分享、学会会员和参会同仁的支持,并预祝上海市实验动物学会来年有更大进步和收获。
发布